电视剧创作纷纷从“他乡”回到“故乡”

发布时间:2024-11-05 05:14:48 来源: sp20241105

原标题:电视剧创作纷纷从“他乡”回到“故乡”

近日,电视剧《我在他乡挺好的》的续作《故乡,别来无恙》播出。从“在他乡”到“回故乡”,时隔两年多,两部作品从剧名、人物到剧情,形成巧妙的对比呼应,道出了当代人寻找人生方向、思考人生价值的心路历程,也昭示着国产剧集在创作思路、聚焦场域、故事构思方面的创作转向。

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,从乡村到城市,不同地区的发展活力被不断释放出来。现实中,不少在他乡努力扎根的奋斗者,在发现故乡的就业机会增多后,开始思考“是继续留在他乡打拼,还是回乡发展”的问题。很多人直接付诸行动,形成了规模不小的人口回流。于是,在城乡双向流动新趋势和城乡观念新变化作用下,关注迁徙者不同的人生故事,成为电视剧的创作新热点。从表现人物返乡后投入家乡建设事业的《富春山居》《去有风的地方》,到将“是在他乡还是回故乡”的思考贯穿剧情讲述的《父辈的荣耀》《故乡,别来无恙》,新近涌现的这波返乡主题创作中蕴含的家国情怀、青年梦想,所折射的创业活力、情感力量,为电视剧创作者提供了观照火热现实的新视角,思考人生方向的新维度。

围绕返乡主题创作的创新,首先表现在它捕捉到了年轻一代对个体与故乡关系的新思考。提速的生活节奏和忙碌的生活状态,使现代人处于复杂的观念激荡中。于是,寻找坐标、实现自洽,是当下影视作品常见的创作主题。曾经,在以《北京女子图鉴》《欢乐颂》《三十而已》为代表的都市剧浪潮中,工作的价值感、物质上的想象空间和大都市提供的各种机会,是主角们认同他乡生活的重要因素。在这种叙事框架下,有些创作会出现通过否定故乡生活方式以确认他乡生活方式的表达。比如,过度放大原生家庭的矛盾,夸张表现亲属或熟人关系的各种问题等。其实,他乡与故乡仅是人生选择的不同,不该对立起来。在人与所在区域建立连接时,决定去留的因素很多,只看物质条件优越与否,人际关系是简单还是复杂,也过于片面。新近涌现的创作表现了对人与故乡关系的重新审视。《故乡,别来无恙》《父辈的荣耀》不仅勾勒了主人公回到家乡后,适应新工作、新生活的第二人生曲线,还从精神层面表现了青年人内在秩序的重建——并非只有在异乡扎根,才能证明自己有自力更生的能力。与功利意义上的自我实现相比,在见过世面、经历人生洗礼之后,用全新视角审视自己长大的地方,发掘新的发展机遇,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,为亲人、家庭、故乡乃至国家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,能带来更真实的成就感与幸福感。

其次,复调式的青春奋斗图景让返乡主题创作闪耀别样光彩。在电视剧创作中,故乡并非亘古不变的宁静形象。它硬币的一面是迷人的地域文化和相对较慢的生活节奏,另一面则是不断更新的社会面貌和日益增强的经济动能。比如,《故乡,别来无恙》的主角回到成都后,分别以不同的青春奋斗姿态,融入故乡发展的热潮中去。她们有的接受独当一面的工作挑战,在故乡开辟业务新板块;有的汲取四川地域文化的养分,通过直播实现二次创业;有的则在故乡的求职之旅中,得到创作不可或缺的人生历练和精神滋养。还有《大山的女儿》中投身家乡脱贫攻坚事业的黄文秀,《去有风的地方》中从北京回家乡大理创业的谢之遥,复调式的青春奋斗图景不仅体现了青年人返乡发展的多种可能,还向人物的内心开掘,呈现他们寻求自我价值认同、平衡理想和现实、跳出“舒适圈”等返乡后可能遭遇的心理危机和心灵困惑。可见,返乡不等于“躺平”。当返乡青年们的个人成长与故乡的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时,人与所处空间就形成了一种新的共生关系。

最后,返乡故事中人物与原生家庭关系的重建或再确认,为电视剧创作拓展了表达空间。在以他乡为背景的都市剧中,隐于远方的原生家庭常是模糊的,甚至被简化成戏剧动因。比如,讲青年女性到异乡打拼的故事,常要营造一种原生家庭重男轻女的氛围;塑造执迷于都市物质生活的青年人,往往会给他设置一个逃离贫穷家庭的内在心理动因。然而,将个体的独立与同原生家庭关系割裂画等号,也是一种创作上的懒惰。现实生活中,年轻人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是复杂的、多样的,理解隔阂形成了多少浓郁乡愁。而当下的返乡创作直面这种复杂关系。很多作品以人物的青春奋斗和自我成长为主线,以他们与原生家庭重新连结、达成和解为辅线,通过代际沟通,观念交流,感知父母亲人的深沉情感,使返乡创作呈现出既柔软又昂扬的调性。

其实,从哲学角度说,每个人都不是在一个区域固守着的个体。这里或者那里,故乡或者他乡,我们都是迁徙者、寻求者、探索者,身上存在着多种可能性。所以,电视剧创作中的返乡主题不应止步于单纯探讨在哪里生活的问题,而要升华为文化寻根和精神返乡。就像古时候的广府人和客家人,闯关东、下南洋,先辈的脚步走过东南西北,不变的是每个人心里流淌的文化血脉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牵连。正所谓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,如果能从寻找“此心安处”的角度继续拓展返乡故事创作,就能打开观照当代人尤其是青年观念流变的全新创作空间,引导观众以更加自洽的心理状态思考人生的奋斗历程。

(作者:赵聪,系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评奖活动部主任)

(责编:王连香、李楠桦)